日前,大连大学音乐学院舞蹈专业硕士生导师柴广育带领硕士生柴丹丹受邀参加首届“一带一路”图像乐舞重建复现研讨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一道研讨交流图像乐舞的现状与发展。
本次会议于9月15日—18日召开,由云冈石窟研究院和忻州师范学院主办,会议云集了全国范围内音乐学、舞蹈学、历史学、民间文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43所院校90位参会者齐聚大同,针对图像乐舞的重建复现工作分为5个分会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丰富的资讯共享,并对图像乐舞的未来发展进行了规划。
第一个会场是由北京舞蹈学院的刘建老师主持,全会分为前图像乐舞研究、图像乐舞研究和后图像乐舞研究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图像乐舞的研究,针对乐舞的概念和研究乐舞的向度两方面做出了总结;第二部分是图像乐舞的研究,从写实与想象、动态关注两个角度为图像乐舞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方法;第三部分是后图像乐舞的研究,目标是让乐舞从图像上重新走进现实生活中,分别从显性和隐性两个因素分析以达到图像乐舞的重现效果最大化目标,健全图像乐舞的未来保障体制问题,并着重说明了图像乐舞的传播方式,使得更多学者可以参与其中,为图像乐舞的重建复现添砖加瓦。
第二个会场是由屏东大学的李美燕老师主持,全会围绕汉画像石的乐舞、敦煌乐舞、以材料的展示和收集为主和以历史学的角度介绍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图像乐舞四个方面展开,比较有特色的是汉画像乐舞和敦煌乐舞的讨论,从两个乐舞的发力点、重心位置、“S”体型和胯关节等细节方面做出了对比,分析了两者的区别。再有就是站在历史学家的角度,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都离不开历史学,要以文献资料做基础。同样地,图像乐舞的研究也要倚靠历史文献为基础进行研究。
第三个分会场是由云冈石窟研究院的赵昆雨老师主持,他针对组内成员中央音乐学院吴洁老师、德国汉堡大学写本文化中心徐多博士、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陈文革教授和新疆艺术学院吴洁老师的发言提出了点评,把地域性与音乐、舞蹈相结合,并综合史料文献分析了图像乐舞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四个分会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黄中祥老师主持,会议中有7位专家学者发言,黄老师针对他们的发言,将会议内容分为3大板块。第一个板块是由上海博物馆的师若予老师、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的张哲琦老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李孟雅老师和忻州师范学院的李玉福老师发言,传达了乐舞在东西、南北的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连接作用;第二个板块是由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夏诣超老师和武汉音乐学院湖北音乐博物馆的乔琴老师发言,对乐舞的形式、内容做了进一步解释说明;第三板块是由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介移风老师发言,传达了道教对乐舞的理解,进一步通过乐舞揭示了文化的内涵。
第五个分会场是由中央音乐学院的吕钰秀老师主持,有7位老师发言,分别有山西大学的杨阳老师、中央音乐学院的俞梦烨老师、中央音乐学院的毕乙鑫老师、杨高鸽老师、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党允彤老师、忻州师范学院舞蹈系的张志海老师和燕山大学的研究生熊珊珊,发言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一种状态,主要从音乐角度出发,对图像乐舞中存在的显性和隐形因素、动态和静态方面进行了探讨,对图像乐舞的重建复现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各专家学者针对图像乐舞的重建复现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些思想火花的碰撞给参会人员以莫大的启发和想象空间,给此项研究的学者带来了一场饕殄盛宴,也给图像乐舞的未来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一带一路”图像乐舞的重建复现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次活动详细情况介绍链接地址: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NDMyNzM3OQ==&tempkey=OTIyXzl5T2NtTzdRKzMyZEwvSkRRNzZxdmdzQUhBdmdaNW5ZbS1mRmI2e
WpFUndYRVVRN0dYNTBwYVdrX1lRazNaaG03UVY3aTBaRnIwRl9WLWJKMjVIVzBpUFRMTXhmVUdyVFpnV2dQUTVBZklJNHpFNm9iTnc0S29
jd2VUeE1PVFhkM0d0WFkxX2M1d1JTRU56UXBfMDJCOTROUFBVeDZYd3hCYnl5Smd%2Bfg%3D%3D&chksm=6bfc6db05c8be4a66ed41daac
610d08d423e0ee8c745fc647bfb12a83ceb3b326251ab62726c&mpshare=1&scene=1&srcid=0920wI4wIzUxdslNWh48qMPE&from=singlemessage#wechat_redirect